近期,國際足球協會理事會(International Football Association Board,IFAB)在最新的年會中,決定將改變當前對於守門員持球拖延時間的規則。這項規則的具體改變為何?什麼時候將實施?本文將在下方回答這些問題。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請繼續往下閱讀
【規則具體改變為何?】
依照目前IFAB當前的規則(2024-25賽季版本),在第12章犯規及不端行為(Fouls and misconduct)章節中,第12.2條對於間接自由球(Indirect free kick)之規範,明文提及:(以下節錄條文內容)
An indirect free kick is awarded if a goalkeeper, inside their penalty area, commits any of the following offences:
controls the ball with the hand/arm for more than six seconds before releasing it
(若守門員在禁區內以手/手臂持球超過六秒鐘,裁判得判給對方一個禁區內之間接自由球)
另外,在同章節的12.3條規定中,也明確寫到若守門員有拖延比賽的情形,裁判得對其為警告或出牌罰之。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請繼續往下閱讀
然而,在當前的職業聯賽中,鮮少看到有裁判在比賽中真正執行這項規定—即便守門員持球超過六秒鐘。如此行為不僅對進攻球隊不公平,也會對比賽的精采程度構成負面影響。
IFAB技術總監、也是前英超裁判的David Elleray舉例,在2023年9月16日,Brighton在Old Trafford以3比1擊敗Manchester United的英超比賽中,Brighton守門員Jason Steele的平均持球時間為14.8秒,而整場比賽處於落後劣勢的曼聯,其守門員Andre Onana的平均持球時間為4.8秒。然而在此情況下,Steele在本場從未被吹過任何一次犯規。
Embed from Getty Images同時,也有人認為該項犯規的處罰效果過苛、守門員所違規的情況和進攻方獲得的利益有所失衡而不符比例原則,間接致使這項規則在比賽中被使用的情境相當罕見。畢竟在球門前不到10公尺的距離射門,即便防守方能讓大量球員封堵在球門前,進攻方取得進球的可能性仍相當高。為因應上述情況,IFAB提出了新規則更改,將守門員的持球時間延長至8秒,若超過8秒將給予對方一次角球機會。而8秒的計算始點,是從守門員「穩定持球」後起算,也就是守門員接/抱住球後開始起算,以避免守門員演技上身、在接到球後開始趴到地上打滾並拖延時間(最著名的,莫過於英格蘭國門Pickford了…)。
請繼續往下閱讀
Embed from Getty Images而當裁判開始起算後,裁判將在倒數五秒時,以舉手示意之方式,明確讓守門員知道時間正在倒數、要求其盡速發球。若守門員最終違規,對方將在離守門員最近的角球區、獲得一次開角球的機會。而守門員在一場比賽中初犯,將會被裁判口頭警告,後續若有相同犯規,裁判得對其出牌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