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要上,就得靠真本事
4月14日下午,《北京青年周刊》对中国乒协主席刘国梁进行了一次深度专访,话题围绕着新奥运周期的备战计划,尤其是年轻球员的培养和老将的未来去向。刘国梁一开口就把话说得很明白:“机会我会给,但年轻人得靠实力说话。”
过去,中国乒乓球队总能涌现出天才少年,但真正能在世界大赛扛起大旗的,却都是在失败中打磨出来的选手。刘国梁这次强调,年轻球员要勇敢上场,不能光想着被保护,也不能指望一步登天。“有些小将一打比赛,大家就拿放大镜看,失误一多,舆论压力就来了。这不现实,他们需要犯错的空间,也需要我们耐心等待他们成熟。”
他说,未来的比赛将更多地给年轻人试水的机会。哪怕输了,哪怕一开始表现平平,也不能急着下定论。“我们总说要更新换代,那就要真让年轻人走上前台,不试,永远不知道他们的上限在哪。”
老将退不退,得看状态也得看选择
与此同时,外界对一些老将的未来也充满关注。尤其是像马龙、许昕这类功勋球员,是否还会继续打下去?刘国梁态度也很实在,“我们从来没有强迫任何一位老将退役,竞技状态好,他们当然可以继续拼。”
在他看来,老将的价值不仅在场上得分,更在于他们对队伍的稳定作用和经验传承。比如马龙,尽管年纪大了点,但只要训练状态在线,比赛依然能打,他就是年轻球员最好的榜样。“没人会因为年龄被放弃,只要你还能赢球,就有你的位置。”
同时,刘国梁也表示,对有些打算转型的老队员,也给予充分理解与支持。有人想读书深造,有人考虑执教,还有的尝试体育产业或管理工作,这些选择都值得尊重,“乒乓球只是人生的一部分,未来的路也很宽。”
2025新周期打响,目标直指洛杉矶
随着巴黎奥运会即将落幕,中国乒乓球队的重心也逐步向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转移。从2025年开始,新周期的备战将全面启动。刘国梁坦言,这不仅是一次战略调整,更是一场人才储备的“大洗牌”。
“巴黎之后,我们就要彻底进入新的备战节奏。”他说,“届时会重新评估每一位选手的竞技状态、战术适应性和心理素质。年轻选手会有更多机会,但谁能留下,就要靠长期的稳定表现。”
在团队建设方面,中国乒协也在计划构建多层次梯队,让各年龄段的球员都能有比赛打、有压力背、有成长空间。同时,他们也会加强心理和教育支持,帮助年轻选手适应高强度的国家队生活,不至于“红得太快、沉得太快”。
年轻人的春天来了,但路不轻松
刘国梁坦言,未来四年会是年轻选手能否上位的关键窗口。谁能抓住机会,谁就能在洛杉矶大放异彩。但他同时也提醒,国家队的位置不是靠潜力争来的,是靠战绩和表现一场场拼出来的。
他打了个比方,“年轻人是种子,种下去我们会浇水,但结果长成什么样,还得看他们自己。教练组能做的,是帮他们排忧解难,但比赛没人能替他们打。”
而在球迷层面,他也呼吁大家对年轻选手多一些包容。“不能一输球就指责,一赢球就捧上天。年轻人最怕这种起起落落的情绪反差。我们得给他们相对稳定的成长环境。”
从马龙这类‘老将不老’的坚持,到一批‘后00’新星的跃跃欲试,中国乒乓球队正站在新旧交替的关键点上。刘国梁的思路清晰——不急着让老的退,不着急让小的顶,而是靠比赛说话、靠状态立足。未来的洛杉矶赛场,是他们新的战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