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关于八一男篮主教练在训练中体罚运动员的消息在体育圈引发热议。据知情人士透露,该教练在近期训练中因队员表现未达预期,采取了包括长跑、俯卧撑等超出常规的惩罚性训练手段,导致多名球员出现身体不适。这一事件迅速登上热搜,网友对“严师出高徒”的界限展开激烈讨论。
事件回顾:球员匿名爆料训练内幕
一名不愿具名的球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教练要求我们完成高强度战术演练,失误的人会被罚加练到凌晨,甚至不允许喝水休息。”社交媒体上流出的训练视频显示,有球员因体力不支倒地后仍被要求继续训练。部分球迷认为这是“职业体育的残酷现实”,但更多声音质疑此举违背科学训练原则。
专家观点:体罚≠有效管理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心理学教授李明指出:“短期体罚可能带来服从,但长期会摧毁运动员的积极性。现代体育更强调‘以人为本’的训练理念。”对比NBA、欧洲足球俱乐部的康复师体系,国内部分教练仍依赖“土办法”,反映出管理思维的滞后。
俱乐部回应:已启动内部调查
八一男篮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高度重视此事,已成立专项组核查”。中国篮协相关人士则透露,若查实违规体罚,将依据《运动员管理条例》追责。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国内首次曝出教练体罚事件,2021年某省青年队就因类似问题遭通报批评。
“真正的严格是帮助球员突破极限,而非突破身体承受底线。”——前国手王治郅评论道
随着事件发酵,关于“如何平衡竞技成绩与运动员权益”的讨论持续升温。业内人士呼吁建立教练员行为规范,同时完善运动员申诉渠道,避免类似事件再度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