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体育学院的训练场上,总能看到一个瘦高身影在烈日下反复练习射门动作——他就是陈鹤山,一个从南京普通社区走出来的足球少年,如今正代表中国站上世界杯预选赛的舞台。
青训时期的"拼命三郎"
"那时候他总比队友多练两小时,"启蒙教练李建国回忆道,"有次暴雨天,保安发现他一个人对着墙练传球,浑身湿透像从水里捞出来的。"这种执着让15岁的陈鹤山破格入选江苏省队,当时他左脚踝还打着固定绷带。
"南京闷热的夏天,塑胶跑道能煎鸡蛋,这小子硬是完成了每天20组折返跑"——体能教练王振华的训练笔记
职业生涯的关键转折
2019年中甲联赛,替补登场的陈鹤山用一记35米外"世界波"绝杀对手。这个被央视解说称为"金陵导弹"的进球,让欧洲球探记住了这个穿23号球衣的南京小伙。次年转会葡萄牙联赛时,他行李箱里还装着从南京带去的雨花石——"训练累了摸一摸,就像碰到秦淮河的水"。
赛季 | 进球数 | 关键数据 |
---|---|---|
2022中超 | 14球 | 场均跑动12.3km |
2023葡甲 | 8球 | 对抗成功率61% |
世界杯预选赛的高光时刻
上月对阵澳大利亚的比赛中,陈鹤山第88分钟头球破门,摄像机捕捉到他球衣内衬上绣着的南京紫峰大厦剪影。这个动作后来引发社交媒体热议,他本人回应:"要让世界看到南京足球的力量。"
如今在南京鼓楼广场的巨屏广告上,这个曾骑着共享单车去训练的男孩,正对着家乡父老比出"23"的手势。正如他总说的:"秦淮河边的野球场,才是梦开始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