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世界杯遇上"死亡之组"
每届世界杯抽签仪式后,总有一个词会被反复提起——"死亡之组"。这个让强队胆寒、让球迷疯狂的小组赛配置,往往比淘汰赛更早引爆话题。所谓"世界杯死强",指的就是那些实力接近、竞争惨烈的小组。
"在死亡之组,每场比赛都是决赛。"——前德国队长拉姆
史上最残酷的五个死亡之组
- 1982年西班牙世界杯:巴西、阿根廷、意大利三强争霸,最终意大利踩着巴西晋级
- 1994年美国世界杯:E组意大利、爱尔兰、挪威、墨西哥四队同积4分
- 2002年韩日世界杯:F组阿根廷、英格兰、瑞典、尼日利亚的"冠军级"对决
- 2014年巴西世界杯:D组乌拉圭、意大利、英格兰三支前冠军同组
- 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E组德国、西班牙、日本、哥斯达黎加的"亚洲奇迹"诞生地
死亡之组的三大特征
- 至少两支前世界杯冠军同组
- 四队FIFA排名都在前20
- 小组第三名的积分往往能晋级淘汰赛
有趣的是,死亡之组往往能催生黑马。2018年克罗地亚就是从"死亡D组"杀出,最终获得亚军。而2022年日本队更是连续击败德国和西班牙,上演了"亚洲奇迹"。
数据分析显示,近20届世界杯中,平均每届会出现1.2个死亡之组。这些小组的比赛收视率比其他小组高出37%,广告价值更是翻倍。难怪有赞助商私下表示:"宁可看强队小组赛被淘汰,也不要无聊的一边倒比赛。"
下届美加墨世界杯,随着参赛队伍扩军至48支,死亡之组的出现概率可能会降低。但足球的魅力就在于,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世界杯死强"故事会在哪里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