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入
注音索引圖示
筆畫索引圖示
部首索引表圖示
網站導覽
生字詞彙表
成語故事
索引選單
知識索引
單字索引
生命大百科索引
遊戲專區
教學應用
投稿區
找單字
注音索引
筆畫索引
部首索引
貓頭鷹博士
:::
如火如荼 - 教育百科
語言搜尋圖示
圖片搜尋圖示
開啟鍵盤圖示
詞條檢索
全文檢索
音讀檢索
切換漢語拼音鍵盤
切換注音小鍵盤
關閉
小提醒:請務必輸入聲調做結束
輸入完畢後請點選
音讀檢索
進行搜尋
聲母
韻母
×
上傳圖片
分析結果:
取消
確定
×
錄製聲音
開始錄製
停止錄製
分析結果:
取消
確定
如
ㄖ
ㄨ
ˊ
火
ㄏ
ㄨ
ㄛ
ˇ
如
ㄖ
ㄨ
ˊ
荼
ㄊ
ㄨ
ˊ
漢語拼音
rú huǒ rú tú
文字大小
小
中
大
教學模式
開啟關聯
取消關聯
列入收藏
QRcode分享
關閉
切換辭典
切換辭典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教育部成語典教育部教育Wiki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會員投稿&教育Wiki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教育部成語典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會員投稿&教育Wiki
相關
關閉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ㄖㄨ
ㄏㄨㄛ
ㄖㄨ
ㄊㄨ
漢語拼音:
rú huǒ rú tú
解釋:
荼,茅草的白花。如火如荼指像火那樣紅、荼那樣白。原比喻軍容壯盛,後多用來比喻事物的熾烈興盛或景況的繁盛熱鬧。語本《國語.吳語》。【例】本年度大學校際籃球比賽正進行得如火如荼,競爭相當激烈。
荼,茅草的白花。如火如荼指像火那樣紅、荼那樣白。原比喻軍容壯盛,後多用來比喻事物的熾烈興盛或景況的繁盛熱鬧。語本《國語.吳語》。【例】本年度大學校際籃球比賽正進行得如火如荼,競爭相當激烈。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如火如荼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ㄖㄨ
ㄏㄨㄛ
ㄖㄨ
ㄊㄨ
漢語拼音:
rú huǒ rú tú
解釋:
比喻軍容壯盛浩大。參見「如荼如火」條。《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五八回:「如火如荼,軍容何盛。」後亦形容氣勢或氣氛等的蓬勃、熱烈。《老殘遊記》第一一回:「鉤連上些人家的敗類子弟,一發做得如火如荼。」
比喻軍容壯盛浩大。參見「如荼如火」條。《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五八回:「如火如荼,軍容何盛。」後亦形容氣勢或氣氛等的蓬勃、熱烈。《老殘遊記》第一一回:「鉤連上些人家的敗類子弟,一發做得如火如荼。」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如火如荼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ㄖㄨ
ㄏㄨㄛ
ㄖㄨ
ㄊㄨ
釋義:
荼,茅草開的白花。「如火如荼」指像火那樣紅、像荼那樣白。比喻軍容壯盛浩大。語本《國語.吳語》。後用「如火如荼」形容事物的興盛或氣氛的熱烈。
荼,茅草開的白花。「如火如荼」指像火那樣紅、像荼那樣白。比喻軍容壯盛浩大。語本《國語.吳語》。後用「如火如荼」形容事物的興盛或氣氛的熱烈。
典故說明:
據《國語.吳語》載,春秋時,吳王夫差打敗了越國,之後,又出兵北征,想壓制國力最強的晉國,以成為霸主。越王句踐便趁機帶兵攻擊吳國,以報亡國之恨。吳王聽到這個消息,趕快召集大臣商量對策。王孫雒認為應該儘快爭取到霸主地位再回國,以鼓舞民心。吳王同意王孫雒的看法。當晚,軍士都先吃飽,馬匹也餵足糧草。到了半夜,士兵們穿好盔甲,拿起武器,勒住馬舌,也不點燈,只用煮飯剩餘的灶火照明。然後就擺開陣勢,以一百人為一行,形成百行共約一萬人的方陣。共有左軍、中軍、右軍三個方陣,合計約三萬人的陣勢。中軍的士兵一律穿白衣、白盔甲,拿白旗,使用白羽毛裝飾的箭,遠遠望去好像一片白色的花;左軍的士兵則一律穿紅衣、紅盔甲,拿紅旗,使用紅羽毛裝飾的箭,遠遠望去好像一團火球;右軍的士兵則一律穿黑衣、黑盔甲,拿黑旗,使用黑色羽毛裝飾的箭,遠遠望去一片烏黑。天剛亮,吳國軍隊已近晉營,吳王親自擂起戰鼓,三軍也跟著吶喊,聲音響徹天地。晉國國君見到這樣盛大的軍容,嚇得趕緊派人議和,尊吳王為霸主,這件事才告結束。後來「如火如荼」這個成語,就從原文中用來形容軍容的「望之如荼」、「望之如火」演變而出,用來比喻軍容壯盛浩大,也用來形容事物的興盛或氣氛的熱烈。
據《國語.吳語》載,春秋時,吳王夫差打敗了越國,之後,又出兵北征,想壓制國力最強的晉國,以成為霸主。越王句踐便趁機帶兵攻擊吳國,以報亡國之恨。吳王聽到這個消息,趕快召集大臣商量對策。王孫雒認為應該儘快爭取到霸主地位再回國,以鼓舞民心。吳王同意王孫雒的看法。當晚,軍士都先吃飽,馬匹也餵足糧草。到了半夜,士兵們穿好盔甲,拿起武器,勒住馬舌,也不點燈,只用煮飯剩餘的灶火照明。然後就擺開陣勢,以一百人為一行,形成百行共約一萬人的方陣。共有左軍、中軍、右軍三個方陣,合計約三萬人的陣勢。中軍的士兵一律穿白衣、白盔甲,拿白旗,使用白羽毛裝飾的箭,遠遠望去好像一片白色的花;左軍的士兵則一律穿紅衣、紅盔甲,拿紅旗,使用紅羽毛裝飾的箭,遠遠望去好像一團火球;右軍的士兵則一律穿黑衣、黑盔甲,拿黑旗,使用黑色羽毛裝飾的箭,遠遠望去一片烏黑。天剛亮,吳國軍隊已近晉營,吳王親自擂起戰鼓,三軍也跟著吶喊,聲音響徹天地。晉國國君見到這樣盛大的軍容,嚇得趕緊派人議和,尊吳王為霸主,這件事才告結束。後來「如火如荼」這個成語,就從原文中用來形容軍容的「望之如荼」、「望之如火」演變而出,用來比喻軍容壯盛浩大,也用來形容事物的興盛或氣氛的熱烈。
用法說明:
語義說明
形容事物的興盛或氣氛的熱烈。
使用類別
用在「熱烈興盛」的表述上。
例句
國際棒球賽正在臺北市如火如荼地進行著。
樂捐救災運動已在全國各地如火如荼地展開。
民主改革熱潮一波波,如火如荼,勢不可當。
歲末大血拼,各百貨公司折扣戰如火如荼開打。
當初這活動也是如火如荼地展開,但結果仍然是不了了之。
一到春天,滿山遍野,如火如荼的杜鵑花吸引著如織的遊人。
臺上如火如荼的演出,對應臺下如火如荼的吶喊,這場面真是沸騰了。
一路上,木棉花開得如火如荼,金黃的一片,似在宣告熱鬧的夏天即將來臨。
典源:
《國語.吳語》吳王(1)昏乃戒(2),令秣馬食士(3)。夜中,乃令服兵擐甲(4),係馬舌(5),出火灶(6),陳士卒百人,以為徹行百行(7)。行頭皆官師(8),擁鐸拱稽(9),建肥胡(10),奉文犀之渠1(1)。十行一嬖大夫1(2),建旌提鼓1(3),挾經秉枹1(4)。十旌1(5)一將軍,載常建鼓1(6),挾經秉枹。萬人以為方陣1(7),皆白裳1(8)、白旂1(9)、素甲、白羽之矰(20),望之如荼。王親秉鉞2(1),載白旗以中陳而立2(2)。左軍2(3)亦如之,皆赤裳、赤旟2(4)、丹甲、朱羽之矰,望之如火。右軍亦如之,皆玄裳、玄旗、黑甲、烏羽之矰,望之如墨。為帶甲三萬,以勢攻,雞鳴乃定。既陳,去晉軍一里。昧明,王乃秉枹,親就鳴鐘鼓、丁寧、錞于振鐸,勇怯盡應,三軍皆譁釦以振旅,其聲動天地。 〔注解〕
(1) 吳王:夫差(?∼西元前473),春秋時吳國國君。因父闔閭為越王句踐所敗,乃將句踐囚禁於會稽,以報父仇。後率兵會諸侯於黃池,與晉國爭霸。句踐乘虛而入,殲滅吳國,夫差自刎而死,在位二十三年。
(2) 昏乃戒:傍晚時進入警戒狀態。昏,傍晚。戒,防備。
(3) 秣馬食士:餵給馬匹糧草,供給軍士飯食。秣,音ㄇㄛˋ,餵牲口。
(4) 服兵擐甲:拿著武器,穿著盔甲。擐,音ㄏㄨㄢˋ,穿著。
(5) 係馬舌:把馬舌勒住,不讓馬發出聲音。係,通「繫」。
(6) 出火灶:不點燈,只用灶火照明。
(7) 徹行百行:以百人通為一行,百行為萬人的軍陣。徹,通。行,音ㄏㄤˊ。
(8) 行頭皆官師:以大夫為每行行頭。行頭,一行當頭的人。官師,大夫。
(9) 擁鐸拱稽:抱著鐸,拿著士兵名冊。鐸,音ㄉㄨㄛˊ,一種大鈴,有柄有舌,振舌發聲。古代常用來宣布政教法令或示警。稽,名冊。
(10) 建肥胡:立起幡旗。肥胡,一種狹長、垂直懸掛的旗幟。肥,通「飛」。
(11) 奉文犀之渠:握著鑲有犀牛角的盾。文犀,有文彩的犀牛角。渠,盾。
(12) 嬖大夫:下大夫。古時大夫分上、中、下三等,等級最低的稱為嬖大夫。嬖,音ㄅ|ˋ。
(13) 建旌提鼓:插起旗子,提起大鼓。
(14) 挾經秉枹:夾著兵書,握著鼓槌。經,兵書。枹,音ㄈㄨˊ,鼓槌。
(15) 十旌:以十面旌旗所代表者為一單位。一行百人,十行設一旌旗,十旌約為萬人。旌,音ㄐ|ㄥ。
(16) 載常建鼓:設置旗子,擺好大鼓。常,一種繪有日月的旗子。鼓,樂器名。一種用皮革蒙在中空的木桶上所製成的打擊樂器,聲音洪亮。
(17) 方陣:士兵排列成方形陣勢。
(18) 裳:人下身穿的衣服。
(19) 旂:音ㄑ|ˊ,一種在旗旒上畫龍,並在旗竿竿頭繫鈴作為裝飾的旗子。
(20) 白羽之矰:用白色羽毛裝飾的箭。矰,音ㄗㄥ,繫有絲繩,用以射鳥的箭。
(21) 秉鉞:拿菑j斧。鉞,音ㄩㄝˋ,一種形狀似斧的武器,但較斧大,多用作禮仗,以象徵帝王的權威,也用為刑具。
(22) 中陳而立:站在中陣。陳,同「陣」。
(23) 左軍:古代軍陣編制,分左、中、右三陣。左軍指左陣之兵。
(24) 旟:音ㄩˊ,古代指揮軍隊前進的旗子,畫有鳥振翅疾飛的圖像。
《國語.吳語》吳王(1)昏乃戒(2),令秣馬食士(3)。夜中,乃令服兵擐甲(4),係馬舌(5),出火灶(6),陳士卒百人,以為徹行百行(7)。行頭皆官師(8),擁鐸拱稽(9),建肥胡(10),奉文犀之渠1(1)。十行一嬖大夫1(2),建旌提鼓1(3),挾經秉枹1(4)。十旌1(5)一將軍,載常建鼓1(6),挾經秉枹。萬人以為方陣1(7),皆白裳1(8)、白旂1(9)、素甲、白羽之矰(20),望之如荼。王親秉鉞2(1),載白旗以中陳而立2(2)。左軍2(3)亦如之,皆赤裳、赤旟2(4)、丹甲、朱羽之矰,望之如火。右軍亦如之,皆玄裳、玄旗、黑甲、烏羽之矰,望之如墨。為帶甲三萬,以勢攻,雞鳴乃定。既陳,去晉軍一里。昧明,王乃秉枹,親就鳴鐘鼓、丁寧、錞于振鐸,勇怯盡應,三軍皆譁釦以振旅,其聲動天地。 〔注解〕
(1) 吳王:夫差(?∼西元前473),春秋時吳國國君。因父闔閭為越王句踐所敗,乃將句踐囚禁於會稽,以報父仇。後率兵會諸侯於黃池,與晉國爭霸。句踐乘虛而入,殲滅吳國,夫差自刎而死,在位二十三年。
(2) 昏乃戒:傍晚時進入警戒狀態。昏,傍晚。戒,防備。
(3) 秣馬食士:餵給馬匹糧草,供給軍士飯食。秣,音ㄇㄛˋ,餵牲口。
(4) 服兵擐甲:拿著武器,穿著盔甲。擐,音ㄏㄨㄢˋ,穿著。
(5) 係馬舌:把馬舌勒住,不讓馬發出聲音。係,通「繫」。
(6) 出火灶:不點燈,只用灶火照明。
(7) 徹行百行:以百人通為一行,百行為萬人的軍陣。徹,通。行,音ㄏㄤˊ。
(8) 行頭皆官師:以大夫為每行行頭。行頭,一行當頭的人。官師,大夫。
(9) 擁鐸拱稽:抱著鐸,拿著士兵名冊。鐸,音ㄉㄨㄛˊ,一種大鈴,有柄有舌,振舌發聲。古代常用來宣布政教法令或示警。稽,名冊。
(10) 建肥胡:立起幡旗。肥胡,一種狹長、垂直懸掛的旗幟。肥,通「飛」。
(11) 奉文犀之渠:握著鑲有犀牛角的盾。文犀,有文彩的犀牛角。渠,盾。
(12) 嬖大夫:下大夫。古時大夫分上、中、下三等,等級最低的稱為嬖大夫。嬖,音ㄅ|ˋ。
(13) 建旌提鼓:插起旗子,提起大鼓。
(14) 挾經秉枹:夾著兵書,握著鼓槌。經,兵書。枹,音ㄈㄨˊ,鼓槌。
(15) 十旌:以十面旌旗所代表者為一單位。一行百人,十行設一旌旗,十旌約為萬人。旌,音ㄐ|ㄥ。
(16) 載常建鼓:設置旗子,擺好大鼓。常,一種繪有日月的旗子。鼓,樂器名。一種用皮革蒙在中空的木桶上所製成的打擊樂器,聲音洪亮。
(17) 方陣:士兵排列成方形陣勢。
(18) 裳:人下身穿的衣服。
(19) 旂:音ㄑ|ˊ,一種在旗旒上畫龍,並在旗竿竿頭繫鈴作為裝飾的旗子。
(20) 白羽之矰:用白色羽毛裝飾的箭。矰,音ㄗㄥ,繫有絲繩,用以射鳥的箭。
(21) 秉鉞:拿菑j斧。鉞,音ㄩㄝˋ,一種形狀似斧的武器,但較斧大,多用作禮仗,以象徵帝王的權威,也用為刑具。
(22) 中陳而立:站在中陣。陳,同「陣」。
(23) 左軍:古代軍陣編制,分左、中、右三陣。左軍指左陣之兵。
(24) 旟:音ㄩˊ,古代指揮軍隊前進的旗子,畫有鳥振翅疾飛的圖像。
書證:
01.《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五八回:「如火如荼,軍容何盛;疑神疑鬼,草木皆兵。」
02.《老殘遊記》第一一回:「這破壞豈是一人做得的事呢?於是同類相呼……鉤連上些人家的敗類子弟,一發做得如火如荼。」
03.清.箇中生《吳門畫舫續錄.內編.王芷香》:「芷香以清麗勝,而芷香能唱大淨老生諸闊口,飲興頗豪,故桃葉臨波,移船相近者,幾於如火如荼矣。」
04.《花月痕》第二一回棲霞居士評:「生出悽惻,回應上文,一段吟詠,結出正竟,而上文許多如火如荼文忽然煙然銷跡滅矣。」
資料來源:
教育部成語典_如火如荼
授權資訊: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屬性:
形
四縣音
i11 fo31 i11 tu11
海陸音
rhi55 fo24 rhi55 tu55
大埔音
rhi113 fo31 rhi113 tu113
饒平音
rhi55 fo53 rhi55 tu55
詔安音
rhi53 foo31 rhi53 tu53
南四縣
i11 fo31 i11 tu11
釋義:
比喻軍容壯盛,後多拿來比喻事物情勢激烈或景況繁榮興盛。例:今年个全國高中數學競賽,這下進行到如火如荼,十分競爭。(今年的全國高中數學競賽,現在進行得如火如荼,十分激烈。)
比喻軍容壯盛,後多拿來比喻事物情勢激烈或景況繁榮興盛。例:今年个全國高中數學競賽,這下進行到如火如荼,十分競爭。(今年的全國高中數學競賽,現在進行得如火如荼,十分激烈。)
相似詞:
【搞著當轂】
對應華語:
如火如荼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如火如荼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會員投稿&教育Wiki
教育Wiki
時間
版本內容
投稿者
2014年
查看
教育Wiki
會員投稿
您查詢的詞條還尚未有會員貢獻內容,若您有注音、釋義或圖片,歡迎透過會員上傳分享給教育百科,
我們將審查上架您貢獻的詞條,供其他使用者參閱。
相關臺灣客語
如火如荼
相似詞
風起雲湧、洶湧澎拜
教育媒體影音
詞條功能
轉寄詞條
錯誤通報
友善列印
推薦關聯詞
×
轉寄詞條
請輸入您想要寄送的對象 Email, 如果1人以上, 請使用 , 分隔
取消
送出
×
推薦關聯詞
請推薦與本項詞條之意義相同但名稱有差異的詞條
取消
送出
教育百科
×
請先登入!
確定
×
烏龍院‧成語劇場--如火如荼
來源:教育媒體影音
貓頭鷹博士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
★
★
★
★
取消
送出
:::
網站導覽
服務簡介
聯絡我們
版權聲明
開放API使用說明
內嵌搜尋欄位說明
相關連結
常見問題
隱私權政策
本網站內容豐富,雖經審查仍有可能疏漏, 若有欠妥之處,請隨時與我們聯絡。
Copyright©2014教育部 丨系統維運廠商:卡米爾有限公司
本站建議最佳瀏覽器版本為 Chrome 63+、Firefox57+、Edge79+及Safari11+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