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的赛场上,一支中超球队的名字意外成为热议焦点——天津权健(现天津天海)。尽管中国队未能参赛,但权健的几名外籍球员代表各自国家队亮相,展现了中超联赛的国际化水平。比利时国脚维特塞尔、巴西新星帕托以及韩国后卫权敬源,他们的表现不仅让球迷眼前一亮,更引发了对中国职业联赛发展的思考。
维特塞尔:从中超到世界杯四强的蜕变
作为天津权健的中场核心,维特塞尔在2018年世界杯上以主力身份帮助比利时队历史性闯入四强。他的稳健发挥让欧洲足坛重新审视中超外援的实力。赛后维特塞尔坦言:“在权健的经历让我学会了适应不同风格的足球,这对世界杯备战至关重要。”
帕托的救赎之路
尽管未能随巴西队征战世界杯,但帕托在权健的出色表现(28场15球)让他重获欧洲豪门关注。这位曾被称作“陨落天才”的球员在中超找回状态,最终租借加盟AC米兰。他在采访中多次感谢权健:“这里的球迷和俱乐部给了我第二次职业生涯。”
权敬源的亚洲骄傲
韩国后卫权敬源虽未获得世界杯出场机会,但作为23人名单中唯一效力中超的韩国球员,他的入选本身即是对中超防守体系的认可。其标志性的“手榴弹”界外球甚至被韩国媒体称为“权健战术武器”。
“这些外籍球员证明,中超可以是世界级球星保持状态的跳板,而非职业生涯的终点。”——《足球报》世界杯特评
如今回顾这段历史,天津权健的外籍军团不仅为球队带来过亚冠八强的辉煌,更通过世界杯舞台向世界展示了中国职业联赛的进步。尽管俱乐部已成往事,但这些球员的故事仍激励着后来者——中超完全可以成为连接中国足球与世界的桥梁。